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汽车专题 汽车专题
汽车气囊工作原理动画演示_车的气囊是什么原理弹出的
2024-10-29 12:50:33 27人已围观
简介1.汽车安全气囊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是怎样的?2.安全气囊工作原理是如何的?3.安全气囊的工作原理是什么?4.汽车安全气囊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是怎样的5.汽车的安全气囊运用的是什么原理汽车安全气囊原理及工作过程汽车安全气囊装置是指发生撞车事故时,在发生二次碰撞前,气囊发生膨胀从而保护乘员的装置。安全
1.汽车安全气囊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是怎样的?
2.安全气囊工作原理是如何的?
3.安全气囊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4.汽车安全气囊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是怎样的
5.汽车的安全气囊运用的是什么原理汽车安全气囊原理及工作过程
汽车安全气囊装置是指发生撞车事故时,在发生二次碰撞前,气囊发生膨胀从而保护乘员的装置。安全气囊是一种辅助装置,它是座椅安全带的乘员约束装置。关于它的发明,还有一个故事,据说是1952年美国工程师John W.Hetrick因为受一场严重的交通事故的启发,开始研究汽车安全气囊发明的。
首先当汽车发生碰撞时,由碰撞传感器检测到相关碰撞信号,比如设置一个加速度传感器,检测加速度的变化,相关控制系统会判断是否开启充气装置,由于撞击过程很短,要求气囊从触发到完成充气非常短,约25-35毫秒。
充气的过程涉及如下的化学反应2NaN3=2Na+3N2↑,产生50升到90升的氮气,迅速充满气囊,氮气不具有毒性,在空气中含量是78%,是理想的填充气体。此外气囊中有少量的氧化铁,氧化铁的作用就是除去金属钠,生成的金属钠单质化学性质活泼,存在于气囊中是个很大的隐患,因此再用 氧化铁除去。
爆炸条件及原理:需要碰撞传感器接收到外力的信号,达到危险程度后安全气囊电脑模块处理信号,发送电流到各个安全气囊装置(比如现在新款车好多都是只爆开撞击一边的安全气囊,或者左边,或者右边,都属于电脑模块控制的)。
安全气囊爆开的时间是0.03秒不到,原理就是安全气囊电脑模块传输电流引爆安全气囊。安全气囊的结构:点火器,产生气体的炸药,过滤气体的钢丝网,安全气囊发生器钢外壳。现在目前来说中国自己造安全气囊的技术很成熟了,多数都是直接出口。
汽车安全气囊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是怎样的?
安全气囊的工作原理
典型的气囊系统包括二个组成部分:探测碰撞点火装置(或称传感器),气
体发生器的气囊(或称气袋)。当传感器开关启动后,控制线路即开始处于工作
状态,并借着侦测回路来判断是否真有碰撞发生。如果讯号是同时来自两个传
感器的话才会使安全气囊开始作用。由于汽车的发电机及蓄电池通常都处于车
头易受损的部位,因此,安全气囊的控制系统皆具有自备的电源以确保作用的
发挥。在判定施放安全气囊的条件正确之后,控制回路便会将电流送至点火
器,借着瞬时快速加热,将内含的氮化钠推进剂点燃。在近乎爆炸的化学反应
快速发生的同时,会产生大量无害的以氮气为主的气体,将气囊充气至饱满的
状态,并借着强大的冲击力,气囊能够冲开方向盘上的盖而完全展开,以保护
驾驶者头部不受伤害。同时在推进剂点燃的过程之中,点火器总成中的金属网
罩可冷却快速膨胀的气体,随即气囊可由设计好的小排气口排气,以发挥逐渐
缓冲功能,并避免在车身仍继续移动时阻碍碰撞后的视线。
安全气囊工作原理是如何的?
汽车在行驶中发生一定强度碰撞后,传感器开关启动,控制线路即开始处于工作状态,并接着侦测回路来判断是否真有碰撞发生。如果讯号是同时来自两个传感器的话才会使安全气囊开始作用。
安全气囊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安全气囊它是由折叠好的气囊(安装在方向盘上)、充气器、点火器、氮气固态粒子和相应的线束连接而成的,其中,检测碰撞强度的加速度传感器集成在安全气囊控制器内。工作过程:当碰撞发生时,控制器根据传感器发出的加速度信号,识别和判断碰撞的强度,当碰撞强度达到设计条件时,引爆气囊的传感器迅速触动点火器引爆氮气固态粒子,形成迅速膨胀的气袋,以缓冲前排乘客所遭受的冲击力度,主要保护其头部不受伤害。当然不必紧张,传感器会自动计算所受到碰撞的强烈程度,不会因驾驶员操作不当、汽车遇到小的障碍或较轻的碰撞而导致气囊错误起爆。打开原则:轻微的碰撞不会打开安全气囊。一般说来,只有在车辆正面一定角度范围内才是打开安全气囊的有效碰撞范围,后碰、侧碰、翻转都不会引发安全气囊打开。如:桑塔纳2000升级版在车身正面左右各30度以内受到重创时才会打开安全气囊。
汽车安全气囊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是怎样的
安全气囊的工作原理是:当汽车遭受一定碰撞力量后,气囊系统会引发某种类似微量炸药爆炸的化学反应,隐藏在车内的安全气囊会在瞬间充气弹出,在乘员的身体与车内零部件碰撞之前能及时到位,在人体接触到安全气囊时,安全气囊通过气囊表面的气孔开始排气,起到铺垫作用,减轻身体所受冲击力。安全气囊是车身被动安全性的辅助配置,由安全气囊传感器、防撞安全气囊及电子控制装置组成,其需要与座椅安全带配合使用,可以为乘员提供有效的防撞保护。
汽车的安全气囊运用的是什么原理汽车安全气囊原理及工作过程
汽车安全气囊是一种被动安全系统装置。简单来说就是保护不活跃,这个系统只有发现碰撞后才会工作。与安全带配合使用,可为乘客提供有效的防撞保护。汽车发生碰撞时,汽车安全气囊可使头部受伤率降低25%,面部受伤率降低80%左右。
气囊的工作原理
当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发生碰撞时,安全气囊传感器首先接收碰撞信号。只要达到规定的强度,传感器就会动作并向电子控制器发送信号。收到信号后,电子控制器将其与原始存储的信号进行比较。如果安全气囊展开条件得到满足,驱动电路将向安全气囊模块中的气体发生器发送启动信号。气体发生器收到信号后,点燃气体发生器产生大量气体,经过过滤冷却后进入气囊,使气囊在极短的时间内突破垫体迅速膨胀,在驾驶员或乘客面前形成弹性气垫,及时泄漏收缩吸收冲击能量,从而有效保护人体头部和胸部不受伤害或减轻伤害程度。
安全气囊充气状态
虽然安全气囊是一种安全装置,但如果打开不正确,会对乘客造成一定的伤害。因此,汽车制造商规定了安全气囊的启动条件。只有满足这些条件,安全气囊才会爆炸。那么,气囊弹射最基本的条件是什么?
1.必须以一定的速度打开(通常速度高于50公里/小时)
2.冲击角度必须是前后左右60度左右。
3.撞击物体必须是坚硬的墙壁或障碍物。
如果不满足这些条件,即使发生严重的交通事故,许多汽车的安全气囊也不会打开。
什么情况下安全气囊可能不会爆炸?
1.当安全气囊以低于50km/h的速度撞击同一级别的停止车辆时,安全气囊可能无法启动;
2.当安全气囊以大约30公里/小时的速度撞击牢不可破的电线杆或卡车底部时,它可能不会被激活..
3.汽车的前安全气囊在撞上厚厚的水泥墙、从侧面被撞、从后面被撞、以每小时不到20公里的速度翻滚或翻转时不会启动。
4.撞击位置不符合弹射条件。
气囊的使用方法
1.安全气囊必须与安全带一起使用。如果不系好安全带,即使有安全气囊,也可能在碰撞中造成重伤甚至死亡。
2.骑行时与安全气囊保持适当距离。
3.不要将物品放在气囊前面、上方或附近。注意不要在安全气囊前面、上方或附近放置物品,因为这些物品可能会阻止安全气囊充气或在紧急情况下被抛出,从而造成更大的危险。
4.要保证安全气囊真正起到安全作用,驾乘人员必须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胸部与方向盘保持一定的距离。
5.避免高温安全气囊装置的部件应妥善保管,不要让其长时间放置在85度以上的高温环境中。
6.不要随意改变安全气囊系统及周围布局,系统的线路和部件,以及车辆的保险杠和前部结构。
安全气囊的注意事项
1.首先你要知道安全气囊是一次性产品。安全气囊在一次碰撞中被引爆后,就不再具有保护能力,每个安全气囊只能使用一次。安全气囊是一次性产品,引爆后必须送回维修厂更换新的安全气囊。安全气囊的价格因车型而异。重新安装一套新的安全气囊,包括传感系统和电脑控制器,大约需要5000-10000元。
2.我们在任何时候都不应该敲打或撞击安全气囊所在的部位。不要直接用水冲洗气囊位置,因为潮湿的气囊在关键时刻无法保护你的生命。
3.对于安全气囊处于副驾驶位置的车辆,绝不允许儿童坐在前排或将儿童座椅置于此位置。除非这个位置的安全气囊可以手动关闭,否则安全气囊引爆时会对儿童造成很大伤害。
4.同时,您应注意不要将任何东西放在气囊前面、上方或附近。由于安全气囊在紧急情况下会被引爆,因此不要在安全气囊前面、上方或附近放置物品,以防安全气囊引爆时将其抛出,从而伤害乘客。另外,在室内安装CD、收音机等配件时,要遵守厂家规定,不要随意修改安全气囊系统范围内的零部件和电路,以免影响安全气囊的正常工作;儿童使用安全气囊时应多加注意。很多安全气囊都是为成年人设计的,包括安全气囊在车内的位置和高度。安全气囊充气时,可能会对前排儿童造成伤害。建议把孩子放在后排中间,固定好。
5.注意安全气囊的日常维护。车辆仪表板上装有安全气囊指示灯。正常情况下,当点火开关转到ACC位置或on位置时,警示灯会亮起约四五秒钟进行自检,然后熄灭。如果警示灯一直亮着,则表明气囊系统有故障,应立即修理,以避免气囊故障或意外弹出。
安全气囊虽然小,但是承载着我们的安全工作,不容忽视。所以平时要勤保养安全气囊。这样,他可以在危险的时候拯救我们的生命。
汽车的安全气囊运用的是什么原理汽车安全气囊原理及工作过程
汽车安全气囊的工作原理:行驶过程中传感器系统不断向控制装置发送速度变化信息,由控制装置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判断,当所测的加速度、速度变化量或其他指标超过预定值,控制装置向气体发生器发出点火命令后发生爆炸反应,产生大量气体释放出来充满碰撞气袋,其上排气孔阻尼吸收碰撞能量保护乘员。安全气囊系统是一种被动的安全性保护系统,其与座椅安全带配合使用,可以为乘员提供有效的防撞保护。
百万购车补贴